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评论

云鹤的心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齐爱平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4-11-29 15:06:21
  
  云鹤心法之三:苦学为径,顿渐互参
  
  《六祖坛经》有两个著名的偈子,一个是神秀的四句:“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另一个是慧能的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修习佛法的路径上,神秀主张渐修,采用加法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递次修行,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慧能主张顿悟法门,采用减法的方式,他认为人人佛性本自具足,只要采用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人人皆可见性成佛。渐修和顿悟后来成为佛教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知识界里一直存在着一种推崇顿悟法门而鄙薄渐修方法的现象。云鹤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渐修与顿悟实际上是相互联系无法割裂的。渐修是所有修行者的基本途径,象釋迦牟尼佛出家苦修十几年才达到大觉悟的境界,慧能在得法十几年后才达到开坛讲法的高度,具备大智慧的人尚且需要长期的苦修,何况我们凡夫俗子。而顿悟是渐修的结果,没有顿悟,渐修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在渐修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就是不同程度的觉悟,问题在于在苦修中要善于创造、捕捉和把握一次次“觉悟”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当下“立地成佛”。云鹤认为画家的成长过程与修行的道理是相通的。
  
  杨云鹤属于苦学派画家,这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基本定位,他对山水画艺术发的大愿力、付出的大心血是令人感动的。但云鹤认为苦学并不等于死学。在苦学漫长的道路上要对国画的技法和心法做长久不懈的探索,这是自己要走的基本路径,但是这条苦学之路也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是伴随不断的智慧之光和灵感升华的,苦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智慧与灵感的创造、捕捉和把握。苦学是基础,智慧和灵感是升华,就像花与锦的关系,有花无锦,花无从显;有锦无花,锦不得彰。据我观察,云鹤作画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写生。大量的写生是探索和学习技法的主要方式,这是他多年坚持不懈的。二是创作,即有意之作。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之后,运用笔墨技法达到心手相应,产生体现自己理念的作品。这都体现在他的大幅作品上。三是“无意”之作。云鹤每在一段潜心创作过程后,便放下心来,或读书写字,或品茗听戏,或访友论道,忘却自己的身份和执着,过一段清静逍遥的时光,间或信手涂抹几笔,往往这时会灵感显现,便沿着灵感使然,轻松完成一幅作品,云鹤将这一“无念,无相,无住”状态下出现的灵感称作“般若智慧”,而在“般若智慧”观照下完成的作品往往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如云鹤的八尺巨作《秋瑟芳华》,小品《雨后新涨》、《水落蒹葭》等等。云鹤认为国画艺术家的创作和提高过程就应该是这种动静相宜、顿渐互参的过程。
  
  杨云鹤作为一名年轻画家,他的艺术思想还不可能完全成熟,上述的思想、观点是他在“渐修“过程里的阶段性感悟,对于中国山水画精神的体悟是他一生的追求。我们之所以关注他,在于他凛然的山水气息和对艺术的忘我投入,在于他对祖国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真情体悟和对人格理念的固执坚守。有理由相信,只要云鹤沿着他选择的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更加灿烂的成就,就一定会在中国艺术伟大复兴的宏伟画卷里留下自己浓重的一笔。(责任编辑/麦穗儿)

上一页  [1] [2] [3]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3,345.703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