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艺术品理财网展览展会展览讯息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艺美视界网  发布时间:2021-09-26 18:44:04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展览时间: 2021.09.25-10.15

开幕时间: 2021.09.25 15:00

展览地点: 上海静安区华山路328号御华山大厦36楼

36F, Yuhuashan Building, NO. 328 Huashan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主办单位: 拉普达艺术中心 Laputa Art Center、中国当代水墨年鉴Annual Review of China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策展人 : 黄又宇 Huang Youyu

学术主持: 林书传 Lin Shuchuan

艺术家 :江衡 Jiang Heng、李津 Li Jin、沈勤 Shen Qin、王静 Wang Jing、王濛莎 Wang Mengsha、魏青吉 Wei Qingji、于瑜 Yu Yu、朱建忠 Zhu Jianzhong

我们很荣幸地宣布,拉普达艺术中心联合“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将于2021年9月25日至10月15日呈现“上阳台”当代水墨群展。开幕式将于9月25日举行,欢迎大家莅临观展。

《上阳台帖》是诗仙李白寻“知音”司马承祯,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这里的“阳台”指的是阳台宫,而我们在展览里面要说的“阳台”便是自家的阳台。

以“上阳台”为展览的主题,这里要进行一个拆解。自家的“阳台”,可以将它理解为城市之中,唯一能近观花花世界,却也能远眺烟云山川的地方。城市是今人的土壤,逃离它不是几十公里的车程,而是内心与它的真实距离。古人常常谈出入世,而阳台是一个选择的地方。本次展览的作品,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站在阳台之上两个不同方向的观看。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这两个方向分为室内和室外,就像花花世界不仅仅有繁华还是世界,烟云山川也常有人迹一样,这种观看和选择也永远也不是单一而是复杂共生的状态。因此我们在展览中有意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初始面貌,要表达的则是作品与土壤,艺术家与时代之间的内在关系。

“上”是一个跟时间有关的状态,放在我们探讨水墨的语境里面,一个新词汇从旧的词汇中(例如水墨从中国画)延伸出来。我们的视野一直是往上的,我们比前人占有更多的材料、知识、信息、技法、史料,作品样本,那么我们如何站在当下看历史或者看未来。“上”还是一个向上的动作,古人登高可以登高山、登云霄、登宝殿,除此之外,今人还能登大楼、坐飞船......这里要表达的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活背景中创作者不同的心境。我们面对古人留下来的东西,或厚古薄今,或崇今抑古,却不敢正视的是过去的终将过去,现在的也终将过去。我们只能给自己的时代留一些东西,不可替代的,有着时代标签的作品。

—— 林书传

We are honored to announce that Laputa Art and Annual Review of China Comtemporary Ink Painting will present the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contemporary ink and wash group exhibition from September 25 to October 15, 2021. The opening ceremony will be held on September 25.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coming.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is the Poetic Genius Li Bai seeking his “true friend” Sima Chengzhen. Not seeing him, but seeing his paintings, he wrote it with a flash of inspiring ideas. The “temple” here refers to the Yangtai Palace, and the “balcony” we are talking about in the exhibition is our own balcony in our home.

With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as the theme of the exhibition, a dismantling is going on here. Your own “balcony”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only place in the city where you can see the world of flowers up close, but you can also overlook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the distance. The city is the soil of today’s people, to escape from it is not a tens of kilometers by car, but the tru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rt and the bustle. The ancient often talked about “entering the world”, and the balcony is a place of choice. The works in this exhibi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viewing from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on the balcony. We cannot simply divide these two directions into indoor and outdoor, just as the world of various colors is not only prosperous but also the world, and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often with humans there. This kind of viewing and selection will never be a single state but a state of complex coexistence. Therefore, in the exhibition, we deliberately present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initial appearances of works. What we want to express i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 and the soil, the artist and the era.

“Ascent” is a condition related to time. It is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our discussion of ink and wash, and a new vocabulary is extended from the old vocabulary (e.g. ink and wash from Chinese painting). Our vision has always been upwards. We have more materials, knowledge, information, techniques,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work samples than our predecessors, so how can we stand in the present and look at history or the future? “Ascent” is also an upward movement. The ancient can climb mountains, clouds, and palaces. In addition, people today can also climb buildings and take spaceships. What we want to express here is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moods from the creators in the life background. When we face the things left by the ancient, we may emphasize the past and thin the present, or cherish the present and suppress the past, but what we dare not face is that the past will pass, and the present will pass. We can only leave something for our own era, irreplaceable, works with era labels.

——Lin Shuchuan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江衡 1972年生于广东普宁,1996年、2004年分别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位及硕士学位,1996年至今任教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广州。

我所呈现的“彩虹石”终究表达的是从人性到神性的转化。我希望观者能从画面感受到我的复杂情绪,读到女娲、山石崇拜、道佛传统、诗人慨叹。能从观看混沌黑暗宇宙中孤独的“彩虹石”,而感怀出古人的情怀与命运,思考他们命运多舛的原因,反思当下物质与人性精神之间的鸿沟。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江衡 彩虹石之十 160x10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9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李津 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我一直讲,中国画你一上手,这一笔就是你的质量,是属于你的精彩,你是金还是铜看得出来,不是说功夫两个字能带掉的,但是没有功夫绝对没有质量,这是一定的。”李津的作品绝非是一种世俗化的作品——或者说,绝非一种他画面上所显白地表明的世俗化作品,绝非一种只引发笑声的作品。是的,没有人比他更热爱、肯定世俗,但是,也没有人像他这样沉浸在世俗中的感官盛宴中却感到深深的悲凉。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李津 肉食者不鄙 38x43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0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沈勤 1958年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研究生班,现工作和居住于石家庄。

沈勤作品清新沉静境界的创造,最得力之处,在于用墨,晕染是沈勤作品从传统中变化出来的独特技法,不落与“书法书写性有关联的绘画性”的套路。晕染平稳、均匀而不见笔触,却不腻不死板。把变化的墨色统一在大体的灰色调子中,鲜润,透亮。墨色层次分明而不单调。画面以“画”为主,诸如大面积的山色、荷塘等,惜墨如金地兼顾传统书法性的“写”,诸如荷杆、廊柱的线条等。正是作者心气的平静和祥和,象参禅一样,笃定意守,才有如此的墨法。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  沈勤 村 59x48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0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王静 1975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2017年至今任教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南京。

王静笔下的山水已经与传统的山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她用黑、白、灰的渐变和对比来塑造体积和空间,画中的线条不是勾勒而成,而是积墨所致,山体也是用反复的积墨和晕染来塑造,省去了细节的描绘,显得简洁而干净。画家用一种极简的方式来表达山水的精神,甚至使画面产生了几何图形的视觉印象,整个画面充满着现代张力而又不失传统的基因,比如范宽式构图的借用,深远空间的变异,等等。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王静 良夜 68x137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9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王濛莎 中国江苏无锡人,书画世家 ,2006毕业于中国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研习动画 。先后进修于澳洲 Griffith University、英国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现工作及居于中国北京。

“我的绘画注重写意,是以中国文化的造型观念,在诗性的表达中呈现一个本质的东方幻象。”水墨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王濛莎的直觉让我选择水墨。中国的绘画媒材是水墨,这显然不同于西方的油画,水墨是东方绘画的文化选择,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从“水”中得到启示。水谦卑,虚空,无形,柔软且包容。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王濛莎 猫咪森林 124x243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6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魏青吉  1971年生于山东青岛,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现工作生活于广州/北京。

“水墨”并非我身份的标签,也非文化权利斗争的工具,而是我观念表达的自觉选择—我喜欢也善于利用这一媒材,其极强的可塑性预示着在绘画语言表述上的无限可能。我赋予作品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画面成为我各种经验和感觉、思维和记忆出没无常的开阔场所。在具有“悬念”与“泛宗教化”的情境中,蕴含的或许是新的想象、个人激情、潜意识、历史的印记、宗教的神秘,当然,也不乏性感与诱惑。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魏青吉 山上有棵松树 69x138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0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于瑜 1989年出生于青岛。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于瑜的作品如其人,心思细密并且有一种看不出的狠劲,熟悉了之后对于瑜有了更新的认识,她的作品就是她这个人的缩影,恰恰也是这两年,我越来越觉得探讨作品是不是当代,抑或是不是传统没有了意义,艺术就是艺术,标签化的意义其实不大,年轻时急于划清界限和形成自己面貌,稍许成熟了反倒觉得这些不重要,于瑜的作品可以当代也可以传统,在于看的人怎么看,于瑜的狠不是做了多大体量的作品,她的工作量是含蓄的,想想时间是怎么在创作中消磨掉的就可以理解这种温柔的狠劲。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于瑜 Not Just Silk 80x118cm 绢本水墨设色 手工抽丝、镜面、卡纸 2021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朱建忠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北京798东京画廊+BTAP在驻画家,工作生活于江苏省南通市。

朱建忠的画有道生一的感觉,一,就是超越,一,就是有一种大生命贯注其中,迎面而来,一无遮拦,而这种大生命是通过敞开到达的,汉文明是否就是心性的无余留的彻底敞开?它因为彻底敞开反倒更显神秘,神奇与神圣,有无相生,阴阳互补,又不在两边,相较而言,西方文明仿佛故作神秘,我们的神秘,言外之意,或是不可言,正在心性的敞开,在于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东西南北,无上下长短,没有这些分别,心性反而出场了。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朱建忠 无题 43x60cm 纸本丙烯 2021

上阳台 Ascent to Yangtai Temple —— 当代水墨群展

​ / LAPUTA ART CENTER /

上海拉普达艺术中心是隶属于拉普达集团旗下的全资从事艺术板块的沪上最大空中艺术中心。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和推广,长期支持中国及海外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及拓展。拉普达艺术中心展览项目聚焦于雕塑、装置、架上绘画及潮流艺术等为国际的艺术藏家,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艺术咨询服务。愿携手共创每一个人心中的“拉普达”之城。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艺术品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2021006152号

页面执行时间:218.75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