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评论

走向自由境界——读黄名芊的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邵大箴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4-11-30 15:39:17

      在中国画领域,有古老的传统和丰富的遗产,新来者要真正有所作为,迈出前进的一步,即使微小的一步,也很难很难。“五四”以来,建国以来,尤其“新时期”以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不畏艰难,不惜冒失败之风险,在这方面探索、开拓、做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但是,要全面刷新中国画面貌,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辉煌,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成为振奋人民精神的新的艺术载体,且在世界艺坛上显示雄威,还需要我们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再努力。因此在中国画领域,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鼓励创新的试验,要反对保守,反对死抱住前人的成果不放、不求突破、固步自封的风气。要打开窗户、多呼吸新鲜空气、从世界各国现代艺术创造中汲取养料,以充实自己,我们这样说,决不意味反对继承原来的传统;相反,所谓“创新”,如果没有传统的根柢,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是学习和继承传统,必须是对传统精神本质上的抄袭和重复。事实上,吸收外来营养用来充实中国画的表现力和发拙原有传统为当代中国画的创造服务,这两者之间相互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评论当代中国画家的创造,首先着眼于他们在创新上所做的探索是否有意义,而衡量的标准则是这种探索、试验在“新”的后面,有无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内涵以及这种内涵的大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有继承性的,不是可以空手创造的。或者继承自己的才祖宗加以发展,或者把外国人的观念智慧、经验巧妙地吸取过来,加以创造性的发挥;或才兼容并蓄,在糅合多种成果的基础上别出机杼、另辟新径。总之,一切创新应该是有修养的、有文化内涵的创新,随心所欲与创新无缘。

      出生于1935年的黄名芊君是受过系统艺术教育和训练的画家。学院的正规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财富,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包袱。许多不思进取的人,在受过学院熏陶之后,满足于技巧技术的掌握,成为艺术创造上的懒汉。只有那些善于思索、勤于探索、敢于突破成规和樊篱的人,才有可能走入探索、创新之道。黄名芊属于后者。当然他是在走过许多曲折的路之后才自觉地走进这个行列的。也正是由于他走的路曲折、积累的经验丰富,他的探索和创新获得了一定的深度,值得人们注意。他在大学里临摹过四王、半千、沈石田、王蒙、范宽、董源等前贤的作品,认真学习过傅抱石,后来又非常崇拜黄宾虹,传统给予他许多许多,又无形之中给他束缚和限制。他为自己的传统根基和笔墨修养而自豪,同时,也越来越感到要摆脱传统的规范又非常之不易。就是在这样的困惑和矛盾之中他开始认真思索和探求新路的。那已经是70年代末。他走出书斋画室,走到大自然中去。在十多年时间内,他利用多种机会到祖国的南方和北方领略山河之美,尤其是几次沿丝绸之路的旅程,更使他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和艺术的体验。这应验了古人道出的一个真理,有创造性的画家,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自然和现实是矫正艺术家前时方向的标尺。大自然变幻无穷,多姿多彩,包含的力和美使艺术家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获得感性知识和受到感情的触动之后,黄名芊开始做摆脱传统规范的尝试。他需要突破的传统规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老的传统的笔墨程式,一是50年代流行的对景写生加理想化标志(符号)的创作模式。他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努力。这反映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这些作品气势宏大,整体感强,既重创意,又有抒写性,把西画的某些造型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结构之中。如《驼铃声里送夕阳》、《故唐残珠》、《晨炊》、《帕米尔牧歌》、《柴达木风雪》、《静谧的世界》等,都是这组画中的佳作。画戈壁沙漠,画荒野草原,往往容易因为追求画面的大效果陷入空泛,黄名芊在创作中力戒出现这种弊端。他牢记中国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要求,努力把画面的势态和笔墨造型的情趣结合在一起,使这些作品既夺人视线,有第一眼的效果,又耐得起细细琢磨,经得起推敲。中国画作品有了势态,有了大的整体效果,至少在形式上就获得了某种现代感,因为传统文人画是适应在较为狭窄的建筑空间中悬挂供人细细欣赏的,在现代环境中则不能充分显示其形式美感。当代不少画家注意到中国画势态的经营,并有所创造,但真正能在“势”和“质”两方而做到完满结合的人并不多。黄名芊在这方面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他从中得到乐趣,得到启发和激励,得到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这过程中,他也默默地从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中借鉴某些观念、技巧和手法。1993年春,他应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马蒂亚斯教授的邀请,在卡塞尔“幻梦”画廊举办画展,受到了欢迎。1997年秋,德国卡塞尔大学、卡塞尔市银行为银行的“外国日”再次邀请他赴德举办画展。外国艺术家和观众之所以欣赏黄名芊的作品,正是着眼于他把传统和创新做了较为机智和巧妙的结合。而黄名芊在参观艺术博物馆所得到的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知识,也驱使他更有信心地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这时,他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中西绘画的表现体系和手法虽然不同,但在境界的追求上有共同的地方;越走向现代,艺术创造就越重主观、重随意抒写。艺术创造最主要的是人生体悟,是人的内心精神的自由表现。艺术家越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就越能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的自由。也在这时,他体会到,山水、花卉的现代表现,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中的关键是用何种心态和眼光去体悟自然。只有创作者真切地热爱和拥抱自然,把表现自然的激情和欲望转换成自身生命本体的欲望,艺术创造才将会是精神境界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独立的形式追求是没有意义的;在本质性的情感和欲望的真诚表达中,新的形式感会脱颖而出。

      黄名芊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他正在把这新的认识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实践;他正在做新的试验和探索。他虽年过花甲,但在艺术创造上却显得生气勃勃。中国画辉煌的创造成果,往往在创作者的老年阶段出现,因为人生和艺术体验越深,越有创造的精神内涵,而其工具和手段不同于油画并不会因为作者进入老年而难于驾驭。相信黄名芊在今后的创造中,定会有更突出的表现,从而为中国画的创新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期待着。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732.42190 毫秒